发布时间:2005.05.25
二手房市场初显 “滞胀”态势
二手房市场初显 “滞胀”态势
据中房上海指数办公室最新调查显示,在今年3月,上海房地产价格依然保持上涨惯性。据对160个楼盘、总规模1526.1万平方米的调查,在抑制房地产投机、实行“房贷新政”宏观调控的形势下,中房上海综合指数为1466点,较上月上涨37点,涨幅为2.6%;今年累计上涨94点,涨幅为6.9%。其中住宅指数为1412点,较上月上涨36点,涨幅为2.6%;当年累计上涨92点,涨幅为7.0%。中房办公楼指数为1376点,较上月上涨34点,涨幅为2.5%;当年累计上涨87点,涨幅为6.7%。
据对跟踪的39%的楼盘出现上涨调查,平均涨幅为5.6%,其中有2个楼盘涨幅超过10%以上,单价上涨最高达3000元,涨幅在5~10%的楼盘有35个,均价上涨1000元及以上的楼盘有26个。去年中期在宏观经济调控的作用下,本市房地产曾有短期涨幅趋缓的表现,进入10月以后,与央行升息警示相反,出现了新一轮的快速上涨。今年1~3月份的楼市发展更远远超过了去年第四季度的水平,屡创月度涨幅新高。在这种情况下,两会其间,“房贷新政”迭出,抑制投机、稳定房价的决心是十分明确的,由于政策传递和统计的滞后因素,市场的变化将在后两个月内证实。进入3月,二手住房市场已经显示出抛盘大量增加,房价上涨幅度降低,而成交未见同步放大的新现象,二手房市场出现“滞胀”的情况已经初步显现,在一般条件下,此种情况会在今后几个月内传递到增量预售房市场,在房价快速上扬和政策信号下,使抛盘增加,市场吸纳量没有放大甚至减少,进入“滞胀”阶段,通过价格下调,达到新的供需均衡状态,这将是本市今后12个月或更长时间的市场基本态势。
中房上海指数办公室认为:诸多积极因素将长期支持本市房地产持续发展,对房地产的宏观调控和“房贷新政”,旨在抑制过度投机和调整房价快速上扬,推出差别化调控措施是当今和未来的政策基调,继续保护和培育广大市民对住房的改善需求是考验此轮房地产调控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从长期和宏观来看,我国保持国民经济持续中等偏上的发展增长周期并未改变,同时也出现了铁矿砂和石油能源价格大幅度上扬的不利因素,因此对房地产来说,市场化经历尚短暂,使房地产业建立在扎实基础上,不断调整完善包括利率、贷款、汇率的货币政策,流通、保有阶段的财税政策及区域中观的行政调控手段,将是十分必要的,使房地产业积极健康地支持国民经济长期增长,同时,只有建立在国民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基础上,我国房地产业才会有更为广阔的天地。
房价上涨和扩散的趋势正在加速。中房上海办公室跟踪调查的30%的住宅楼盘出现上涨,平均涨幅达5.8%。其中有4个楼盘涨幅达9%,如外环线成熟的春申小区,万科假日风情、上海春城、春申景城以前不受关注的浦东新区高行板块及更远的曹路地区,也大有后来居上的态势,并受到购房者青睐,均价分别达到每平方米7500元和6000元。此外,由于受上海国际化大都市和市政府打造“总部经济”的双重利好的影响,1月份徐家汇和静安寺均有二个办公租售楼盘分别有9%和9.5%的涨幅。
上海楼市有诸多积极因素支持着房地产业的发展,但多年来房价高涨,诸多矛盾在进一步发展,风险正在积累,已经引起广大市民的极大关注。中房指数上海办公室认为,房地产不仅需要宏观调控,同时还需要区域性中观调控,这是对宏观调控的必要补充,使本市房地产运作更为健康与和谐。(蓝珊)
供稿:CREIS中房上海指数办公室 电话:63601959